一本好书《乱时候,穷时候》
77岁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传奇奶奶”姜淑梅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写出了“让整个中国潸然泪下的小民往事”,“独一无二的平民史”。
在姜淑梅的视角里,残暴无情的兵匪,与人恋爱的寡妇,追求爱情的“二尾子”,坚忍的女共产党员,这些往日只能出现在文学家小说里的人物有了真实的存在。这些人身上的故事,有些发生在作者山东巨野老家百时屯,有些是逃荒路上接触的“难友”,还有的是作者“走盲流”到东北后的所见所闻。
姜淑梅说自己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或者当时从旁人口中听到的,并没有夸大,即使是带点神秘色彩的《闹黄皮子》也是亲身经历。关于如何看待书中呈现的战乱和饥荒年代的残酷描写,姜淑梅说,当时的年代不比现在,战争和饥荒盛行,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奇迹,“不择手段地活着”有时候就是人们信奉的人生哲学。
对一个老人来说,回忆这部分故事的细节也是一种挑战,更何况姜淑梅在写作的时候还要拿捏自己的语言不要让读者那么难受。姜淑梅的女儿张爱玲透露,老人在写饥荒那个部分的时候因为心里太压抑,好几天都进行不下去。而在描写家人的问题上是否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姜淑梅说,“毫无保留地给大家看,没有掩饰”。
肚子里有故事,如何记录下来是另一个难题。姜淑梅在和其他同龄老人的接触中发现,很多老人都有故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意愿写下来,而且像她这样本身不会写字的就更难了。在老人绥化的家中有一个本子,那是她的“字典”,虽然只有几十页,但是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着各种生字。老人说这些生字都是她积累下来的,刚开始时看带拼音的四大名著和《格林童话》,然后看电视,遇到不会的字就问女儿,后来为了学得快一点,姜淑梅就编了山东快板和民歌,让外孙女写下来,反复照着学。
姜淑梅说,经过了“乱时候”和“穷时候”,现在到了“好时候”,可以由得自己继续“玩儿着”写下去。“希望你们年轻人啊,多看看我的书,多了解了解过去。”老人说自己的下一本书主要是关于听来的民间故事,已经写了7万多字了。
作者简介: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作。2013年4月起,部分文字刊于《读库1302》《读库1304》,并陆续刊于《北方文学》《新青年》等,《乱时候,穷时候》是她的首部作品集。
« 两弹人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