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与市场博弈,再谈国家信誉

  —对新华社刊文高房价与国民高福利正相关的严重质疑
  高调了多年的房市才刚刚出现低迷,感觉各地主流机构已经手忙脚乱,学术界围绕是否救市各有发声,但对最高当局暂无明晰定论,尚有欣慰,因为就笔者一再主张沉淀理念,事情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必须尊重事实,冷化房市,不刻意唱衰,更不能唱高,必须交给市场裁决,即必须通过时间消化高房价,给房地产渐渐去虚火。这个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面对现实的严酷,更坚定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市场化理念,稍有妥协,就是大踏步向后退,情况会愈加糟糕。
  然就在这关键时候,一流绝对权威喉舌—新华社,高调刊文《若中国房价真的暴跌,对国民福利远非好事》,这到底是什么信号,颇值得玩味。如果是高层意图,可见治国之浅,一切希望只不过是春梦一场。只能这么定论了,既如此只能破罐子破摔,维持一天是一天。如果是纯粹谄媚学者哗众取宠之笔,无疑这是祸国殃民之举,在点燃社会愤怒之火。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在脸面媒体能够有这样之发声,只能说在给已经积蓄了许多火药的桶子里再次追加高效燃油,一旦爆发,破坏力更大。如此做,就感觉和一些利益学者和粉饰媒体一样,再次把粉涂抹在主人的屁股上,同时用擦过屁股的手指替主人擦汗,导致形象更差。说得再不好听一点,奴才揭去了主人最后的遮羞布,逼迫主人上演《皇帝新衣》。
  新华社《若中国房价真的暴跌,对国民福利远非好事》一文,以迷思为遮掩,从房价跌了就好吗,中国经济应去房地产化否,政府应救市吗三个方面表述高房价与高福利正相关的观点,那么笔者站在政府与市场博弈的角度,从国家信誉层面质疑这种发声。
  首先,此文提问房价跌了就好吗,是从房地产带动的相关行业兴衰的角度,明确回答,就现实情况是跌不起,特别稳增长背景下,显然还是一句话,拯救中国经济的还是高房价下的房地产,这是唱高调子,其实这是延续多年,已经看清楚了长期拿失业威胁的流氓绑架理论。
  仔细研究中国经济历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个十年后期,正是这种绑架理论,导致经济越来越倚重房地产,在畸形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其恶果挤兑社会多元化行业发展空间,特别是错失世纪之初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提升,全面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塑造诚信经济的机会,这不简单是经济决策的误判,恶果就是失去了一次一个国家在科技工业和自身市场化素质提升,彻底走向强盛的机会,在历史的审查中这当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必然会大写特写,永记史册。
  从经济学,甚至政治学看,其实那就是一次最具有感召力和极度理性、自觉性的中国经济升级版雏形,配之以首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五年经济适度壁垒和防范布局,及至全方位对接,一种新的现代工业发展冲动,特别理性市场化理念的萌动,已经形成一种无需高层设计并推动的中国社会全面变革,走向发展文明的内在动力,当时号称金砖国家当之无愧,其时形成的世界影响力和感召力造就了国家预期和信誉,更一步促进世界经济要素在中国更大的聚合,大发展的预期,必然造就各种要素升值的空间。
  而正是后来所谓的房地产经济摧毁了这一切,中国从进军世界市场的路子上完全回归在内部盘剥和压榨状态,形成了没有凭据式的高估要素价值,导致虚拟拔高人性,摧垮了社会固有道德体系,扭曲了价值判断,降低了社会忍耐力,让一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当中。当一个行业已经超越经济的范畴,形成了癌变,成了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障碍,难道这样的病变还要任其恣意发展吗?
  其次,社会不是去房地产化,而是房地产已经去了除此之外的一切行业。如果说房地产有发展的冲动和空间正是中国新型工业,特别制造业发展为前提和背景的,在城市工商业大发展和房地产内需市场的开拓上,本来是可以走向良性互动的,总体讲在前面的基础上,世纪之初十年之中期,撇开政治(应该说在适度的政治空间内),就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还是有大国崛起的风范,但这绝不是因为国内高楼大厦,特别房地产火爆所赢得的。
  从来就没有孤立存在的房地产,发展了的西方如此,后起的东方中国更是如此,房地产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更是社会基础产业发展的衍生物,现实社会不是要去房地产化,而是房地产应该界定自己的位置,成为社会发展成果公民享受最一般化的概念,绝非各级政府利益所在的提款机,更不是养老福利院,到底是谁模糊了概念,要民众和社会既无缘无故又心甘情愿的接受一种彻底伤害自身利益的东西,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聪明了?
  房地产低迷,形成的社会购买力博弈,是市场理念初步成熟并深度发挥调节机制的表现,所以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市的跌跌涨涨都很正常,只有在跌涨中恢复一般的价值标准,引导社会要素向需要的地方发展,特别是基础的科技和工业好了,才可以撑住高大的身材,不是社会一定要去房地产化,而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关系和基础关系。保持高房价刺激下的房地产兴旺就是正理,而一旦房价低迷,不再去刺激抬升就是去房地产化,这又是什么逻辑?
  第三,救市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作为市场一要素,一个行业,自然要接受市场规律的检验,从某种程度讲,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正是社会由不合理向合理,由失衡到均衡重新建立的时候,这就应该顺其自然,就没有刻意救的道理,救是维护一方的利益,那么通过救后伤害的另外一个方面利益,谁来弥补?市场是波动的,就是通过短暂的波动获得长久的均衡,这样更好的保护和拓展了一个行业的空间,延续了生命力。市场是竞争的,但一切竞争的结果就是为了最后达到公平,当一个行业的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故意隐瞒问题,更不是把问题继续扩大化。
  历史的教训不可以忘记,08年后救房地产导致的恶果就是让这个社会充满了硝烟,现实一切恶果,撇开政治架构的原因,房地产首当其冲,高房价罪不可赦,如果说房价雪崩都是咎由自取,当然面对现实理性讲,就是放开时间慢慢消化,也就是沉淀,而高价位时笑逐颜开,谁也不去深思这个盘剥下的可怕后果,一旦后果初步显现了,就山呼海啸,哭爹喊娘,那早干么去了?从来都是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既然做了就要勇敢的承担,只有流氓无赖只享受权利,不尽丝毫的义务。
  看似地方蠢蠢欲动开始救市,其实一切都是外延化化的,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刺激了房价,形成更多的库存房子,那么未来房价会跌得更惨。供大于求且房价超高于居民收入情况下,任怎么忽悠都不会再演成功买房就是爱国的垃圾剧,当然地方政府更期待于放水救市,这都有些醉翁之意和逼宫的味道,但一切杠杆化都是拿信誉和预期做后盾的,面对多年来高房价的暴虐,面对时局日益恐怖的局面,谁也不会如过去一样看好未来社会格局,本身再度放水杠杆化只是饮鸩止渴。一句话已经透支了的国家信誉,很难再发生预期经济效应,一切都当着陆实在了,所以所有非理性的举动不仅救不了市,反倒会加剧崩溃。
  笔者在此绝非唱衰中国经济,但面对现实工业经济全面衰败,四面楚歌,社会矛盾急剧升级局面,一点都不乐观未来社会经济,显然理由有二,一方面就是房地产特别房价水平超越了工业化发展基础上社会财富增长和民众一般化收入水平,走得太远了,已经严重头重脚轻,作为住宅需要的货币已经无能力选择;另外一方面房地产已经成了社会权贵寄生盘剥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器和平台,多年来正是利益集团绑架主流,一贯性的叫嚣就业压力论,威胁社会就服,导致在烂泥坑里无法脱身,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切恶果其实就是政府过于自信自己的能力,过于迷信杠杆化的作用,自己吞下了一枚不能消化的苦果,导致信誉急转直下。当国家概念被严重玷污,实力和信誉必将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一切要素都成缩水趋势,金子都会变成一文不值的土块,相反真正国泰民安,国运亨通的时候,不毛之地都是寸土寸金。评价国运就看一个国家以科技和工业化为基础的整体国民经济实力,就看是否真正祥和,就看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大量的移民大范围撤资还能够说我们很具魅力吗?
  世界上很少有如中国一样把房地产当太上皇和救命稻草的,日本的广场收购案瞬间蒸发了二十多年来发展的财富,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因为房地产二级市场泡沫破灭造成的,好就好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切债权国为其买单,但中国国内的老百姓买单已经十年了,说实话已经很难再买了,如此还以国民福利的名义再次忽悠,颇感天方夜谭风马牛不相及,特让人觉得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居然这样的文章来自于新华社,真让人大跌眼镜,不得不说,有这样的媒体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幸与悲哀,看似发声其实可以看做是最后的歇斯底里,更是走向死亡的号角!
  甘肃天水 普欣
  2014-5-28

知音:1 

赏金:1

知音榜:

天涯体育

我要上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i2fYjEe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