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洪和钱荒共存 国民经济陷入泡沫经济(转载)

  http://www.cet.com.cn/wzsy/jdxw/1101312.shtml
  “钱洪”“钱荒”的病理逻辑
  一边是数字上的财富升腾,一边是全面资金饥渴,背后的经济泡沫越吹越大。眼下,只有贫富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泡沫经济恶化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随后才能逐步进行货币收缩和其他改革,这也是唯一的标本兼治之策。
  ■文/黄人天,本刊研究员
  如果说中国钱多到“泛滥成灾”,那是正确的;如果说中国钱少到“赤地千里”,那也是正确的。“钱洪”与“钱荒”居然共处一国,这就像一个“二律背反”的中国现实版。
  其实,“钱洪”与“钱荒”共存就是泡沫经济发展到高潮阶段的表现形式,要破解这个“二律背反”,必须找到中国经济金融化、投机化,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基本逻辑,从根源入手为泡沫经济标本兼治。
  “辩证法”生存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广义货币发行量高达约108万亿元,而截至2013年底,外汇储备高达约3.82万亿美元,均居全球第一。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3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8月2日曾在“中国-东盟高层论坛”表示,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新增5000亿美元之巨。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游客海外消费在2012年达到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96亿元),可能已经赶超美国及德国游客。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近3000亿元,2012年暴涨至5296亿元。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到2013年12月底,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连续3个月突破45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已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人均居民储蓄超过3万元,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居民储蓄率超过50%,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一系列升腾的数字似乎彰显了中国之强大、中国人之富有,真好像遍地黄金、“钱洪”滚滚。然而极其矛盾的是,硬币的一面光彩照人,而另一面却不堪入目。毋庸置疑,中国全方位缺钱,似乎又深陷“钱荒”。
  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饥渴,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跑路乃至跳楼的民营企业家并不鲜见。而高杠杆运作的金融机构也资金饥渴,全社会利率高昂,钱最多的国家钱最贵。
  当钱多到960万平方公里都已无法容纳的时候,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们却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2013年6月,针对金融机构利用宽松低息资金空转套利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专项货币紧缩整治行动,强烈要求金融机构减少杠杆业务。一时间,货币市场疾风骤雨,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暴涨至13.44%,爆发“钱荒”。12月“钱荒”卷土重来,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幸亏此次央行略显“慈祥”,及时通过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市场注入3000亿元流动性资金,后又开展2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使银行同业利率远不能达到6月“钱荒”中骇人听闻的高利贷水平。
  而在宏观经济领域,与储蓄额和储蓄率上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居民消费率却下跌到35%的低谷。有人认为,这是大家有钱不敢花,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对未来缺乏安全感而促使预防性储蓄增加。此言看似合理,实则大可存疑。事实上,由于房价、房租、食品等关键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工资、利润上涨幅度,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工薪阶层和小微企业主的实际收入和消费购买力趋于下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启动内需”、“消费拉动”这些原本专业的经济学术语已经被媒体宣传得妇孺皆知,相关政策文件汗牛充栋,然而内需就是启动乏力,消费就是难以代替投资和出口成为领头马车。显然,当超过一个五年计划的漫长时间已过后,“启动内需”、“消费拉动”却还在老生常谈的事实,恰恰证明相关政策的效果乏善可陈。
  让“钱洪”与“钱荒”共处一国的特定条件是什么?这是因为泡沫经济还没有达到破裂的临界点,也就是价格超过价值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实际有效需求不能承受的临界点。反过来,如果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随着泡沫经济破裂、价格暴跌,“钱洪”将陡然式微,而“钱荒”将成为主流。
  有没有办法化解“钱洪”与“钱荒”这对矛盾,以便防患于未然?有一种方法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分别对“钱洪”和“钱荒”下药治标。例如,既然钱多了,货币管理部门就应该控制货币发行量,让金融机构没钱搞高杠杆运作,不就可以迫使它们去杠杆了吗?或者,既然钱少了,货币管理部门就应该加大信贷力度,向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部门注入资金,不就可以让它们把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了吗?
  殊不知,“钱洪”与“钱荒”这对矛盾已经坐大成势,实质就是国民经济陷入泡沫经济的表现,早已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结果势必导致药方失灵。金融机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断进行所谓金融创新,继续维持高杠杆运作,不时还制造股市暴跌给央行一点颜色看看。而企业和居民得到信贷之后,大多数都没有投入低利润率的实体经济,而是投入高利润率的金融市场,因此无法获得实际经济增长。最终,“钱洪”与“钱荒”这对矛盾仍然继续深化。
  唯一的办法,应该是找到泡沫经济膨胀的系统性根源,进而标本兼治。货币超发当然是直接诱因,但如果没有收入分配、产业发展、房地产宏观调控等方面不合理政策的“配合”,泡沫经济绝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https://www.chachapeizi.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