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你安全吗?(转载)

  2012年的逝去,让我们摆脱了一个支离破碎、漏洞百出的“末日预言”。然而,在期待重生的2013年里,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孩子,依然生存在被安全问题所笼罩的焦虑和不安中。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的双重背景下,童装市场的蛋糕如今越做越大,但就是这块外表看起来光鲜诱人的“蛋糕”,却掩藏了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问题。
  诚然,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和忧心忡忡的生存环境,也让如今的消费行业逐渐进入了“剥洋葱”式的深度挖掘时代。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当前“剪不断理还乱”的童装安全问题险象环生的现状?又是什么原因让童装成为了家长的心头“痛”?
  现状:生于忧患,儿童服装市场危机四伏
  甲醛含量超标、芳香胺超标、pH 值不符、存在异味、标志不符……近年来,儿童服装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根据最近几年多个地区针对儿童服饰进行的抽检结果及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童装质量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可以说,童装安全问题已经是家长和社会不忍面对的揪心问题。
  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在上海、重庆、浙江、江苏等10个省、直辖市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103家企业生产的115种童装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合格6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0%。(详见《商场现代化》2004年第2期)
  2009年,中国出口欧盟纺织服装产品被召回的有264起,儿童服装被召回的有237起,占纺织服装召回案例的90%。(详见《中国纤检》2011年04期)
  2010年,广州市消委会联合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最新的儿童商品抽检结果,其中童装质量最令人担忧,质量达标率只有66.7%。(详见南方日报《染料超标 四成童装“染毒”》2011年4月15日A14版)
  2011年,业界销售过亿的龙头童装品牌 “安奈儿”批号为AB131408批次的长袖翻领T恤甲醛含量超标4倍,检测结果为不合格。(详见每日经济新闻《丽婴房博士蛙等品牌存质量问题 童装安全堪忧》2012?03?15)
  2012年,隶属于台湾丽婴房的上海丽婴房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的RobertadiCamerino童鞋存在未标注中国鞋号或鞋帮材料标注不全等不合格问题。(详见每日经济新闻《丽婴房博士蛙等品牌存质量问题 童装安全堪忧》2012?03?15)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正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事儿”相似。岁月的更迭并没有让儿童服装安全问题得到遏制,反而有了逐渐恶化的征兆。那么,这些问题儿童服装到底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2012年第4期《质量探索》杂志曾以“童装安全隐患潜伏整条产业链”为题强调指出:“儿童病种的发生,劣质儿童用品导致的占到了5%以上,特别是童装和婴幼儿服装中甲醛超标成为最大的杀手,未使用环保类产品,导致流向市场的部分童装含有有毒物质,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记者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也发现,当前除了对食品安全感到忧虑外,服装也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价格因素已经不再是家长关注的问题,大多家长表示:现在给孩子买衣服其实不怕花钱,但就怕花了钱还买到不合格的产品,因为问题童装的危害实在太大。
  也许生活就是如此的矛盾,当我们经历了艰苦奋斗终于可以用金钱解决“衣食住行”等诸多问题之后,却发现我们怎么也买不到安全健康的产品。这是物质极度繁荣之后所带来的一个时代的悲哀,还是仅仅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盲点重重,产业链成有害童装之源
  作为每年质量抽检的重灾区,“剪不断理还乱”的童装安全问题凸显了童装行业的硬伤。目前我国童装安全比较突出的两大隐患,一是童装面料上所带的偶氮等致癌化学物质,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缓释的。二是童装生产工艺上国内比较容易忽略的断针问题,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显性的。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一些缺少社
  会责任心、利欲熏心的无良商家所致,但最终的原因还是源自童装的产业链。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每年都会花大量财力对童装质量进行监督抽查。但令人遗憾的是,每年的抽检结果中,都存在大量不合格产品。“童装质量安全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服装生产企业的问题,更是供应链印染、加工等的问题。可以说整个产业链都有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之所以质量问题屡禁不止,主要还是缺乏监管,缺少反思。”
  山东省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童装的生产加工是一道繁琐的程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件童装就存在安全隐患。譬如童装T恤上印制一些图案,童装企业制作好童装之后,要拿到印染厂去印染,如果印染厂使用的偶氮染料不合格,就会造成最终成品童装的偶氮超标。因此要整顿童装的质量问题,必须对每一个童装合作企业、每一个加工环节进行严格检测。只有关注并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才能真正生产出令家长放心的安全童装。
  另外,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童装内销的行业利润率只有5%到8%,工厂在面料采购的环节上自然是价格越低廉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工厂不得不更换面料来降低成本,从而导致很多的廉价童装通过批发渠道流入市场。除了企业迫于成本问题而使用劣质材料导致童装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外,另外一个原因来自我国监管部门对童装的质检不够严格。在欧美国家,童装市场上流通的产品除了面对监管部门之外,还必须面对来自民间的监管力量,这显然是目前我国服装市场所欠缺的。同时,与极为严格的“欧标”和“美标”的检测相比,国内的标准也显得宽松很多,国标仅仅是对服装最基本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对面料的检测不如欧美严格,这就为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呼声渐高,整顿童装市场刻不容缓
  鉴于当下我国童装市场的质量问题实际情况,有关专家指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稳步提升童装的品质。
  首先,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服装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统一“婴儿”、“幼儿”及“小童”、“大童”年龄上的划分,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貌特点和对服装的设计需求、消费特点等细分儿童服装的种类,以便于在相关检验项目及合格判定值的确定上,能细化对象,明确目标,提高针对性和区别性。与此同时,随时跟踪国际动态,注重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纺织标准改进、版本升级步伐,使得标准的贯彻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构建国内儿童服装健康安全性能监控体系。儿童服装相关健康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形成后,相关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需加大推广和监控力度,强化童装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意识和控制能力。童装生产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输入国或地区有关安全卫生等技术法规、法令,以及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切实把好原辅料的入口关,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实验室,加强对服装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提高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自检自控能力。
  再次,要大力提高国内现有各级专业质检机构检验水平。经过近几年的过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已具备相对较强的儿童服装检验能力,但其检验对象仅限于进出口儿童服装。相比之下,其他各级专业质检机构儿童服装检验能力和资质都有待提升。各级服装专业质量检验机构特别是国家级的实验室、检验中心除了确保第三方公正地位、积极开展国内各项监督抽查和委托检验业务外,还应在儿童服装环保、安全健康、清洁性能检验方面提高专业检测能力与水平,并积极获取国际认证,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童装检验分支机构,并不断跟踪国际动态,开拓新的检测项目,提升检测水平。
  最后,抬高童装生产的准入门槛,将童装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范畴;建立儿童服装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将每次抽查结果和通报情况记录在案,加大对黑心企业的惩治力度,也是规范童装市场的有力举措。
  ?
  后记:
  生存在利化年代的服装企业,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以次充好,企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不过俗话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消费者的口碑能够让一个品牌迅速蹿红;同样,消费者的“口水”也可以让一个企业在瞬间轰然倒台。市场经济下的大潮中,童装企业和职能部门,只有点亮“心灯”,勇于扛起社会责任的大旗,敢于为安全消费保驾护航,才可以让消费者重拾信心,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坚实的后盾。

https://www.heishabox.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