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地交通这么堵,我作为一个普通退休人员,为了治理交通拥堵,为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选择了想办法来治理拥堵,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彻底消除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希望所有渴望整治交通拥堵的能人志士,为早日实现道路无障碍通行,也来做点什么。我设计的《道路交通〇障碍通行新技术》,是一项关于彻底解决公路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综合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合理地运用了立体交叉原理,巧妙地设置了错位n字形调头桥梁,灵活地采取了迂回调头行驶战术,全面地实施了错位立体交叉通行,有效地实现了十字路口无障碍通行。其主要设计方案:一是把网状道路划分为主直行道路(供机动车、非机动车长时间不间断直接直行的道路)和间接直行道路(与主直行道路相交叉的道路)。二是在道路中间设置高1.5米的中心隔离栏,把双向行驶彻底分开。三是在十字交叉路口设置小小的十字路口组合桥,即在主直行道路的两头各250米左右处,设置两座对向的n字形调头桥(桥面车道宽视路宽而定,桥身与路面的净高5.5米,人行梯宽1.5米,桥身长以街宽一样,宽20米左右,其中人行道宽4米,引桥长按坡度需要而定);在间接直行道路的两边设置两座对称的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天桥(车道桥面宽2-8米,人行桥面宽4米,桥身与路面的净高5.5米,人行梯宽1.5米,桥身长以路宽一样,引桥长按坡度需要而定)。四是将十字路口附近的公交车站台靠近十字路口组合桥设置,以配合十字路口组合桥上的旅客上下公交车和桥梁组合建设。五是在紧接公交车站台的后边,设置出租车和其它车辆临时上下客站台(简称出租车站台),以方便零散旅客上下出租车和其它车辆。六是在需要的地段上设置单独的人行过街天桥(桥面宽4米,长以街宽一样,桥身与路面的净高5.5米,人行梯宽1.5米),以方便行人过街和上下公交车、出租车、其它车辆。七是在与铁路相交叉的道口上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过道天桥(桥面宽视路宽而定,桥身与铁轨的净高按规范定,引桥长按坡度而定)。经过以上设施的合理配置,主直行道路上的车辆,直行走主道,通过调头桥下面,一直不停地往前跑;左转和调头走辅道,通过十字路口前方的n字形调头桥调头后自由跑;右转直接右转;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行人上下公交车、出租车和其它车辆),从非机动车、行人过街天桥上面通行。间接直行道路上的车辆,直行和左转都不能直接通过主直行道路通行,都需要首先右转,通过上调头桥调头后间接地来实现,行人过街、上下公交车、出租车和其它车辆,从调头桥上面的人行过街桥面上通行。所有车辆,只能右转上道,右转下道,行人过街全部走天桥,公交车、出租车和其它车辆临时上下客,各靠各的站点,公路与铁路交叉全部实行立体交叉。这样,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火车,各有各的专用道路,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由任意通行,完全解决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火车频繁、反复、多向交叉混流的问题,使城市道路交通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运行局面。本设计方案全面实施后,无论任何车辆出行,无论车辆从任何地段上道,无论车辆要驶向何方,无论车辆和行人,均可实现全路段,全天侯,不受任何限制自由通行,火车、汽车、非机动车、行人,分道扬镳,互不影响,各奔前程。由于车辆分散上路,分散行驶,均匀跟进,匀速前进,随时上路,随时走开,随时到交叉路口,随时离开,所以,经常发生的严重堵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方案非常简单、实用、而又经济,从狭义上来讲,是解决重要路口交通拥堵的微型立交桥,是高架立交桥的最优秀替代品。从广义上来讲,以点带面,逐年投入,分期分批实施到达一定的量时,连成线或片以后,城市道路就成了无障碍通行体系了。如果空中不便架桥,可以改成地下穿越(即将调头桥下压至地面一样平,桥下的车道向下降相应的深度,间接直行道路上的非机动车、行人过街天桥,从地下穿行即可),两套方案可以任意选择使用。
本综合设计方案,与现行道路交通实施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建筑结构简单;2、造形简约大方;3、改造投资不大;4、行驶分流合理;5、运用功能齐全;6、节约土地资源;7、节省政府投资;8、降低管理成本;9、减少交通事故;10、降低运营成本;11、减少碳排放量;12、提高经济效益;13、促进经济发展;14、实用范围广大;15、使用需求迫切。
附图。学术论文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取缔红绿灯 从拥堵的交通中解放出来——道路交通〇(零)障碍通行新技术》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版权登记号:滇作登字-2013-A-00000157 版权所有者:符开旗 电话:1588703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