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7日)早上,新华网发表了“就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访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一文。其中谈到,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这个表述与此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显然不完全相符。
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只能这样理解:国家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户口管控,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最终将赋予全体国民迁徙的自由,因为这是人基本的权力。当然,2020年的大城市落户政策,仍然是阶段性的、有条件的,那就是看你在大城市有没有合法稳定住所和工作。
什么是合法稳定住所,也许有多种解释,但你自己在大城市购买的商品房,国家是不能不承认的。所以,户籍改革助推大城市房价上涨,将是长期的。
然而这仅仅是我判断“一二线城市房价仍将大涨”的原因之一。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大家越来越达成一种共识: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房子才是值得投资的,才是风险最小的。因为这里最有“权力”,公共资源最丰富,创业就业机会最多,能持续吸引外来人口。
中国的房子与美国、欧洲的最大不同,不是有没有花园,是不是别墅,而是中国的房子不仅仅有居住功能,还附加了社保功能、投资功能、分享优质公共资源功能、传承功能。尤其是前三项,是社保完善、投资渠道多元、公共资源均衡分配的西方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套用狂人日记里的句式,中国的房子“贵的有理”。
然而悲催的是,房子普遍上涨的阶段结束了。以前只要你买房子,无论是在县城,在地级市,还是在大城市,都能上涨,至少投资功能、社保功能可以获得解决。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三四线城市住房供应量饱和,这些城市又没有足够能力持续吸引外来人口,因此投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充满了风险。其实开发商已经看到这一点,早早就开始谋划重返一二线城市。
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四个一线城市,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里,房价上涨都超过了20%;二线城市有所分化,但仍然全面跑赢官方公布的通胀数据。2014年以后,这种趋势无疑将得到大大强化。因为全国的投资性、社保性购房需求,会全面压向一二线城市。以前,有两三千个大小城市来化解这些需求,现在只能靠30来个主要城市来化解了,这种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房地产普涨阶段的结束,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开发产能过剩了,未来与钢铁、水泥、造船业一样,同样面临压缩产能的痛苦过程,也就是说,部分开发商将被淘汰。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商重返一二线城市,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土地争夺,并将推高地价。很简单,抢不到土地,意味着企业难以做大,意味着可能被淘汰出局。但地价高了,房价必须要高,否则很难赚钱。部分开发商已经开始去海外讨生活,但发达国家的房子,其含义跟中国不同,附加值也不同,所以中国市场的极端重要性难以被取代。
随着新股上市注册制在“新三板”率先试行,以及主板市场逐步采用IPO注册制,国内股市将面临价格重估。在证券市场充满变动的最近几年,股市显然不能成为分流房地产市场投资压力的“另外一个资金池”。投资需求的问题,还要房地产市场“自己扛”。
其实只要你不打算移民,或者没有能力到国外购房、炒股票,一二线城市中心区的房子,仍然是中国人能找到的最安全、最可靠的投资渠道。所以,一二线城市不仅仅是当地居民用来住和投资的,还是全国人民用来投资的,房价大涨是必然的。即便出现阶段性下跌,也是抄底的好机会。
还是那句话:一二线城市中心区的房价也许跑不赢美元(或美元计价的资产),但一定能跑赢人民币。不信?走着瞧吧。
此外,最近两天很多幼稚媒体和脑残专家们又在热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纷纷表态“是进步”。其实,如果这些健忘症患者查查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会)的通稿,就会发现“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赫然在目。
中国的住房上附加了社保功能、投资功能、增加子女上学就业机会的功能,短时间内任何一任政府都不可能让住房回归原有的定义。至少在十年内,中国的住房不等于美国的住房。所以,采用行政手段对大城市的房地产进行调控是必然的,说与不说,都要去做。这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重申对大城市落户限制,就能清晰地看出来。没有这个限制,北京上海的户籍人口两三年后都能超过1亿人!而贫民窟,马上在每个大城市的郊区出现。
(“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的发布平台,其微信公众订阅号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在“微信–通讯录–订阅号”里,通过点击右上角加号,搜索“天天说钱”,然后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