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民营企业的对非投资》期刊导航

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1、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带动了中国企业向非洲的投资。在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中,民营企业占到了70%以上,成为对非投资的新兴主体。
  2、中国企业在对非洲投资的领域上,由过去的自然资源投资,到现在的能源、建筑、制造业、电信、金融、航空、农业和旅游业,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在投资形式上,除独资、合资外,参股、并购及与第三国企业合资开发等形式逐渐增多,投资形式日渐丰富。
  3、2008年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面临机遇与挑战。
  机遇:
  (1)金融危机后,大多数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但非洲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非洲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也较为单一,为避免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洲需要大量资金来发展基础设施及工业化建设,而这一点单靠国内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3)随着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宽,中国逐渐调整对非投资战略,由最初的经济援助和贸易,到贸易与投资并进,再到后来的产业合作开发、金融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中国出台更多有利于民营企业对非的投资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对非投资提供了契机;
  (4)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随着劳动力及自然资源成本的上升,低附加值企业无法凭借低成本优势抢占国际市场,这些企业短期内无法实现转型,从而寻求发展较为落后的非洲市场。
  挑战:
  (1)投资风险大。在向非洲投资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不仅面临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等系统性风险,还面临诸如政治风险、政策法规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的非系统性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不仅来自其他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也来自国内对非投资的民营企业中。非洲丰富的自然及劳动力资源自然成为各国竞相投资的对象,而随着国内民营企业对非投资逐渐增多,这些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恶意竞争丑化了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上的形象。
  (3)不熟悉当地法律和文化。
  4、促进民营企业对非投资的对策建议:
  (1)建立高效有力的监督保障体系。对民营企业对非投资加以引导,为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民营企业对非投资专项基金,同时对民间资本加以引导,共同拓宽民营企业对非投资的融资渠道。
  (3)提供法律咨询和智力支持。应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寻求与国际及国内律师事务所合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和技术咨询服务。
  (4)完善投资环境评估机制及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增加对非洲投资的风险评估和信息发布机构,同时政府加强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合作,让民营企业在规避风险中有更多选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