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目标定为7.5%,地方债进入还债高峰期,宏观经济又面临下行压力,很难想象没有积极的宏观管理,政府年底如何交作业。虽然强调没有“强刺激”,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多餐,表面看饮食习惯变了,但口味其实还是原来的。
小李总管日前在博鳌龟壳中强调,中-央政府不会再搞“强刺激”,这样的说法虽然让学界感到欣慰,但变相的“强刺激”恐怕仍然难免。
一季度宏观数据并不好看,政府与市场都了然于胸,但政府并不急于推政策,并非政府不着急,而是吸取了前任教训,学会了变通,免得又被称为戏子、表子。
变通体现在刺激政策这盘大餐不再凉菜热菜一起端上来,这种吃法太土豪,不够高大上,现在要考虑吃相,慢慢来。
不久前,国常会议推出了发展经济三措施,这被市场解读为“微刺激”。新政策包括扩大小企业减税额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政策兼顾了供给端与需求端,前者是希望促进就业,后者是不加力度加进度,让GDP好看。
这样的政策力度有限。减税固然是好事,但仅仅减税并不能刺激小企业投资,因为相应的融资便利等配套措施并无体现。保障房建设与铁路基建都要发行债券,如果流动性条件没有显著改善,政府项目大肆融资的结果就是“挤出”私人融资。在小强“微刺激”发布同时,央-行没有释放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这反映出中-央政府的矛盾心理,既要考虑“稳增长”,还要顾及物价稳定,既要完成经济指标,还不能吹大泡沫。
央行政策实际留有后手,因为财政大规模减税无可能,大规模增加支出也不现实,唯一可动用的政策工具就是放松货币。表面看流动性处于紧平衡,但未来一定会放水。首先是要应对QE退出可能导致的基础货币收缩,二是要为地方政府偿还债务及扩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实际上,政府已经预留了政策空间。政府设定的物价增长率为3.5%,高于去年水平,就是考虑到了货币放松的需要。近来远端债券收益率出现下降,显示市场已经开始看多未来货币供给。
另一个变通就是让地方政府更积极更主动,这不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其实地方官员也是土皇上。
7.5%增长率已经是国家标高,没有哪个地方政府想从下边钻过去,跳过这个高度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想办法。近来各地都在考虑增大投资,因为要实现经济增长,投资仍是最踏实的办法。所以别指望经济能很快转型,主观上没动力,客观上没条件。
这样看来,7.5%的目标更像是钓鱼策略,让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更高的增长目标,从而维持一定投资数量,消解债务危机。高的增长目标也在给市场讲故事,暗示消费者经济预期不错,房地产不会崩盘,马上买房吧!
政府会维持房地产稳定,因为地方债还要靠土地出让金来偿付,大部分地方政府四成债务靠土地收入担保,多的已经近七成。因此,中央政府不再谈房地产调控,一方面是不想替某人背黑锅,另一方面是给地方政府吸-毒者放条生路,差别政策的背后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可以适度救市。未来一段时间,各地或多有出台放松限购的政策。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是好消息,房子已经是烫手山芋,都等着借政策出手呢。
经济总监说增长率高于或低于7.5%一点,都没关系。这话可以这样理解,低一点没关系,可不是低了,一点都没关系。增长率表面看与就业相关,但就业不一定和增速有线性关系,因为资本密集型投资只能提供GDP,不能增加就业。
政府还会重视经济增速,政治家除了关心民生,还要考虑政治,政治就是增长率。维持稳定增长是中共执政重要基础,说出口的增长目标一定要完成。 “十。八大”定下了经济总量要翻番,年增长率要低于7%,政府一定急。
二季度经济运行状况很重要,为了保证增速,刺激政策一定会穿个马甲跳出来,虽然大家不认识,但看着一定面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