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想了好久标题应该写什么,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能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用华丽的辞藻表述出来,着实是一件蛮有难度的事。最终想了想,标题就叫做“一个创业者心中的魔鬼与天使”吧,或许这个明显的正反面比喻,最能描述创业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家住阎良,可能有的朋友听过。没错,就是全国最大的飞行试验研究院所在地,国内所有的战斗机那都有。爸爸是机械师,妈妈是个药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我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只是小时候学习比较好,爱体育,比较喜欢捣鼓一些小事情赚钱花,也许是从小喜欢折腾,让我有了一定的商业敏感度。小学,初中,我都是班里的前三名,当了9年的体育委员,高一高二也都顺风顺水,但高三却让我尝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
高考失利
07年第一次参加高考,从考场走出来,竟全然没有任何感觉,麻木也许是形容当时心情最恰当的词语。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出考场后,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操场上溜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突然听到旁边一个男生冲身边的朋友吼了一句“今年就当是来熟悉考场了!”。当时觉得很好笑。可没想到几天后,我才意识到,今年的高考对于我来说,也无异于熟悉考场。
分数出来后,离二本线还差2分,488,这个分数对于家里以及亲戚朋友都难以接受。从小到大我在家人眼里都是别人的榜样,学习前三名,体育好,人缘不错,认为上个985的好学校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这个分数不但让我自己,也让家人都非常失望,很清楚记得理综选择题就错了12道,看到答案时后背一阵凉意。因为我口才好,姨夫问我愿不愿意去做个律师,可以帮我介绍到一个不知名的二本学校。爸妈觉得,选择权在我,让我考虑几天。
那几天在家失眠,睡不着,哭也哭不出来,全无感觉。晚上一个人趴在阳台看着黑漆漆的窗外,想着爸妈的眼神,也想着自己曾经的梦想,难道真的就被这一次高考绊住了吗?我不信,于是我下定决心:复读一年。
8月份,当身边的朋友都陆续踏上大学的旅程时,爸妈陪着我一起到了西安的一家复读学校报到。复读的名额是爸爸凌晨2点就在门外排队帮我争取到的,永远也忘不了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的感觉,我告诉自己,要对得起父母,我基础好,复读肯定是正确的选择。于是,在别人欢欢喜喜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我又重新做起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补习的一年
由于基础比较好,所以一开始很快的就在成绩上名列前茅。可偏偏这时候,也许是压力大的原因,我患上了强迫症。这个我起初全然不屑一顾的事情,也成了我这二十多年最痛苦的记忆。随着强迫症不断严重,我的注意力开始不断被分散,可越想摆脱,就越严重。最难受的时候整个头就像个石头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简直想直接去撞墙。我意识到,要解决强迫症,需要打败的不是病症,而是自己。复读学校高压的学习环境让我喘不过气,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自己却被折磨的几乎无法学习,有段时间几乎到了快崩溃的边缘。难道真的这一年就这么被自己废了吗,我不甘心。
为了能让自己学习效果提高,在效率比别人低下的情况下,我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复学习。别人做一遍的我要做两遍,每天早上室友睡到7点,我每天5点半起床下来背英语,中午休息的时间也挤出来默写文言文,吃完饭了尽可能快的投入到学习中,甚至受强迫症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我在室友都睡着后端着板凳坐到洗手间单间里,借着灯光背单词。
我知道,只有自己不放弃,别人才不会放弃你,那时候经常安慰自己。别人的生活一帆风顺,都是彩色的,而我现在是灰色的。但也许,正是灰色,才能让我的生活比别人多一种体验。让我比别人的生活更加多彩。
就这样一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的过去了。到了考前动员的那一天,大家都有心无心的听着,但我们的物理老师说了一句话,却让我终生难忘。他个子高,身体很壮,说起话来气场十足,轮到他发言时,他看着我们说:我今天不多说物理的什么注意事项,因为我们这一年已经说了足够多。我只想告诉大家,这一年拼搏了,也奋斗了。大家要相信,只要你自己不有愧于你这一年的付出,老天就绝对不会辜负你。
正是这一句话,让我自信满满的走进了08年的高考考场。
老天没有辜负我
估分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学校操场的球门旁,借着旁边教学楼的灯光对着答案,总分估了614。我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物理老师那句话:自己不有愧于这一年的付出,老天就绝对不会辜负你。我相信:我这一年的血汗没有白流。
那一晚,我一个人坐了好久,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都不知道为什么哭,只知道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流,只知道这一年的所有思绪都化作眼泪倾泻了出来。我知道,老天没有辜负的付出。
接着,就是报志愿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在此就不赘述了。12年的7月份,我收到了西安一所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也从那一刻开始,我踏上了互联网这条漫漫长路。
不安分的大学
进了大学,当头一棒就是军训,每天38度的高温,连片云都看不到,和师兄聊天的时候听说:大一刚进来都是信心满满,但大四基本上就都没什么激情了。对于我这种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菜鸟来说,师兄的一席话让我思索了很久,难道真的大学呆久了就丧失斗志了吗?
边走边看吧!大一暑假,我把大二所有的专业课都自学完成,包括C++,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等。这就给大二的我抽出了充裕的时间去学习更感兴趣的工商管理相关学科,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到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等等,有的没的都差不多读了个遍。
可理论是充足了,实践经验却几乎为零。于是我决定利用我们学校的名声去做一个家教的中介平台,帮助有需求的家长和有赚零用需求的学生搭建一个中介,更好的用优质学生资源去服务那些有需求的家长。于是:设计海报,网上搜成功失败案例规避陷阱,联络学霸储备资源,联络附中家长找客户,就这么从无到有折腾大概有5个多月,小赚了一笔,自己买了一个新笔记本电脑,换了个手机,信心满满。
大三开学后搬回了老校区,随着学习紧张,家教中介的事情也就委托给了别人。大家都知道,大三考虑最多的,自然就是工作和考研之间的选择,家人毋庸置疑是200%希望我考研,然后进个国企,安安稳稳一辈子。但说实话,我从走进学校大门那一刻起就没准备考研,但只是没想好以后具体的发展规划。
10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始不断被媒体曝光,也就在那时,我开始思索自己究竟能借助这股趋势做些什么,怎样利用风口的优势,让我这头猪也飞起来。于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我,觉得要切入移动互联网,结合自身条件,最好就是从技术入手。于是,自学Android开发就开始了,那时候西工大整个图书馆一共就两本关于Android方面的书。一本是eoeandroid写的Android开发实战大全,另一本是翻译的Android API文档的中文书籍。为了方便实践,我还自己买了一台S5830的手机。于是就这么开始踏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圈子。每天都泡在Android开发论坛,看业内的相关最新动向。到了大三的下学期,我凭借这自己的Android开发技术,又加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在校学生创办的一家互联网外卖配送创业公司,负责开发Android客户端,同时也做一些市场规划和营销推广事宜。
就这样跌跌撞撞,转眼就到了大三下学期,对于完全没有考研打算的我来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大四的实习。当时想去创新工场,或是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可第一次面试就跌了跟头。被创新工场婉拒后,我开始加大了自己短板上的强化,2012年3月份才开始的暑期实习招聘,我从2011年的11月份就开始去复习基础知识。
也许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吧,加上我Android开发的能力与实践经验,2011年4月我顺利的拿到了腾讯暑期实习的Offer。也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我的腾讯之旅。
和企鹅的故事
第一次来到深圳,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下车后一路地铁至深大北门对面的科技园,当我抬头看到那后来被同事们戏称为“剃须刀”的腾讯大厦时,内心的澎湃已经无法言喻,只希望实习后能够留在这家无数中国互联网人都向往的巨头公司里。
怀着满满的憧憬,我开始了我的腾讯之旅。实习的导师叫Lex,具体负责什么就不提了,是当时一款腾讯热门产品的Windows开发组组长。对于我这个学Android开发的被分配到了Windows开发组,一开始让我和leader都摸不着头脑,但是对于一个菜鸟来说,能进到腾讯这样一家公司,是多少人的梦想,所以:安分守己的干吧。
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凸显,Windows开发对于我完全是零概念,什么都不懂,每天兢兢业业的学习却进展缓慢,反倒是多终端的一个实习小妹妹天天问我Android开发怎么搞,说她是做Windows开发的结果被分配到了Android开发组。当时还纳闷儿这难道是大公司培训新人的一个潜规则。
1个月过去了,Windows开发虽然上手了,但是和我融入移动互联网的想法却有点越来越远。于是就有了换到隔壁多终端开发组的想法,希望能通过技术更好的融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于是我便有意无意的开始接触多终端的一些同事。无意中发现,对面有一个同县城的老乡,这简直就是天助我也啊,于是最后和Leader主动请愿调到Android开发组。事情也比较顺利,多终端的Leader看了我之前做的Android客户端,觉得还是很不错,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转岗成功,现在想起来,或许当初主动的那一步,为我后面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更加明白:机会永远是掌握在敢于行动的人手里,被动接受现实的安排,有时会让你和机会擦肩而过。最终我在多终端开发组的实习以S级(腾讯员工考评的最高评级)结束,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正式入职的第一年,安分守己的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加对行业的了解,增加对腾讯这家大公司的内部文化,机制,以及先进的技术学习。
创业的想法
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一年,那一年陌陌刚刚起步,微信如日中天,其他以LBS为核心功能的移动社交应用也遍地开花。没事喜欢把玩社交App的我当时无意中冒出个想法:如果一个做生意的小商家,希望利用这些移动社交平台做推广,到底在哪些平台去做会比较好呢?是人数最多的微信,还是势头正猛的陌陌,亦或是其他一些不知名但是用户特征高度符合商家需求的平台。
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如何推广。我认为这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传统行业小商家来说,真是印证了隔行如隔山这句话。通过对一些做生意朋友的小调查发现,他们在选择推广渠道时,资金丰富的一般会选择百度推广,资金少一点的小卖家就选择一些低成本互联网渠道,比如QQ群,论坛之类的。但是就采访的结论来看,大多数商家都对效果不满意,感觉营销推广是一个大痛点。而对于互联网出身的我来说,能挖掘到客户痛点,就意味着这里潜藏着商机,如何解决客户痛点,那就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和调研。经过更多样本的筛选和咨询,我发现,小微企业,个人小卖家在选择推广渠道时,唯一的标准就是:用户多,媒体炒得火。所以他们认为肯定有效。而对于移动社交渠道的营销,他们同样如此认为。
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个做母婴产品的商家和一个做KTV的商家,在选择推广平台时如果都是根据人多、媒体宣传为标准,那效果到底好不好呢。于是我在淘宝上联系了一些有过陌陌推广经验的母婴用品代购商家,和一些线下的KTV商家做访谈,最后的结果是,本地娱乐行业的商家在利用陌陌这种开放式的社交平台推广,效果要比母婴用品商家效果好很多。但当我问到做母婴用品商家的朋友是否知道社交App中有一个叫“妈妈圈”的母婴社区应用时,却没有一个人听过。
于是,一个想法萌生了:我们这些熟悉移动互联网的人,能不能为这些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传统行业商家,在推广时提供一些专业信息,帮助他们选择最符合所属行业和其自身经营特征的移动社交平台,去做营销推广呢?说干就干,当时花了半个月的空闲时间,集中调研了32款移动社交App,南山图书馆里不断的翻资料,找案例。终于,设计了一套能够根据商家行业特点,自动推荐最符合营销需求的营销模型,而这个模型也为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核心竞争力基础。
种子期的我们
有过创业经历的我,一直坚信:行动改变未来。并且坚信,创业不是单打独斗,必须要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并且必须要将商业理论结合实际产品投放到市场上,经过市场检验,够得到市场认可,才说明这是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商业模式。于是,我联系了大学时的哥们,在百度担任研发工程师的老蒋,花了一晚上介绍我的想法和模型。哥们儿就是哥们儿,两人一拍即合,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以先投到市场上看看效果怎么样。
于是,做网站,设计淘宝店铺就开始了,忙了有一个多月,官方网站,淘宝店铺都搭建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宣传推广。但目标客户行业的选择却成了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客户都是做生意的小商家,应该从哪个行业入手呢?这是一个蛮棘手的问题,经过我们两个分析最后敲定,以娱乐行业的商家做为入口,一是因为休闲娱乐对于一线城市的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偏刚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休闲娱乐行业的利润率高,而且在竞争激烈的行情下,他们都希望尽可能的去尝试新的渠道和方法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抢顾客,提高竞争力。
目标确认好之后,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定价,按照当时主流的微信推广,一个营销账号一天(一般是12点到晚上8点)大概是30元,我们刚开始尝试,为了吸引客户,我们把价格定在了20元,我们没时间推广,所以找了在校大学生做兼职,给他们分15元,我们收5元的服务费。全部就绪后,就开始行动了,第一家客户是在我所在小区旁的一家KTV,他们的营销总监告诉我们,他们的就是想要一个结果,希望利用互联网去找客户,推广他们的优惠套餐,让更多地人去和他们的客户经理联系,消费,至于过程,只要符合预算,他都接受。
于是,根据我们的模型,和KTV目标顾客的定位,最后方案选择陌陌,遇见,飘飘和米聊作为了推广平台。在给出详细的推广方案后,接下来就是要找到兼职去执行推广的工作,当时我们选择了国内最大的威客平台猪八戒去招募兼职,没想到一个任务发出去后加QQ应聘的一晚上就有20多个,这可乐坏我们了,没想到有意向的还这么多,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学生,空闲时间想赚点外快。然后就是简单的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利用手机定位软件,如何将不同平台的营销账号设置成满足推广需求的形象。一切准备就绪后,剩下的就是实际操作和效果监控了。
我们推广的地点都是KTV商家周边的商务写字楼,高端小区。目标客户消费能力较强,并且推广的重要时间定在3G用户使用高峰,12点左右,下午6点左右,晚上9点左右。开始推广的第一天,我和老蒋都很紧张,大概晚上8点多,我们问客户,咨询的人多吗?客户好长时间都没回复,当时我们想,折腾了挺长时间,万一效果不好,那给客户怎么交代,好不容易等到客户回复,打开QQ讨论组的那一刹那,我们兴奋的心情现在还记得,客户说:还不错,问的人挺多的,看来有点效果。这句简单的肯定,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小孩子拿到了压岁钱一样,欣喜异常,因为这证明我们研究出来的模型在落地实践后,是能给客户带来实际价值的。
但我们服务的客户还很少,并不足以证明我们的商业模式价值,我们需要服务更多的客户去积累经验和完善模型。于是我们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加大在小微企业以及一些小卖家中的推广力度,提高曝光率,优化淘宝的店铺,优化官网的文案,不断的接客户,扩大兼职队伍,同时也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模型,增加了平台商用价值,行业相关度指数等主要的标准。
行动,改变未来
但随着生意越来越多,一件让我们很头疼的事情出现了,如何平衡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创业时间,这是两个完全不可调和的事情,甚至在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出现了上班时间也要照顾业务。
于是我和老蒋在13年4月份商量了一下,要么放弃这个想法,要么就出来干一票。我们都是百度和腾讯的背景,自认为拉一笔风投应该很简单(这也是现在一直卡住我们的地方),而且我们的商业模式已经能够得到市场认可。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前端开发人员。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老蒋做的是后台开发,所以我们一直想找一个在前端技术上不错的朋友加入我们。可找过好几个,要么就是谈恋爱时间不稳定,1周的项目拖1个月。要么就是技术实在不过关。那时候也深深地体会到Pony(马化腾)说的一句话:腾讯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员工,资金不够可以吸纳,但惟有人才是无可替代的。
前端这块心病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有时候我和老蒋也会抱怨,难道找到一个志同道合、想创业做点事情的前端就这么难吗?实践证明,真的很难!这也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一个短板。7月份的一天我们决定,把网站优化好,找到一个能够缩短业务周期的模式,因为当前我们的服务是经过了市场检验。但是服务周期过长,从文案策划,到兼职培训,最后推广截图反馈,这一些列周期太长且大都需要人工去操作,我们在想能不能通过一些自动化的方法将整个业务流水线化。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够快速的将业务标准化。
于是我们想到了威客模式,利用我们的核心模型为客户免费输出去营销方案,然后将每一个方案打包成为任务发布到威客平台上,最后由经过我们平台培训的威客为客户完成任务,将推广截图回传接受客户检验。这一套方案一出来,就得到我和老蒋的认可,觉得我们在已经得到证明的商业模式下,威客平台能够最大化的将我们的业务模式流水线化。
经过了大概半年的时间,腾讯这边项目比较紧张,所以我们只能用业余的时间去不断完善模型以及慢慢开发平台的Demo。一眨眼,到了13年的9月份,这时候我们的业务已经做得不错了,在西安还雇了3个全职的客户帮我们打理业务,但是网络协作办公和客服对互联网的知识储备较差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说专业词听不懂,做事情质量也不符合要求(最后只能把他们辞退,轻装上阵)。随着客户越来越多,我们用原来忙里抽闲的方法已经完全应付不了,于是我们开始商讨是不是时机已经成熟。
讨论的结果可能是每个团队都会在创业初期碰到的问题:资金。经过调研和分析,运维一年的资金需要大概80万,但是目前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钱,该怎么办呢,写商业策划书,拉风投是我们的首选,但是如果要全心投入运作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我们两个加起来一共10万多一点,怎么做?经过某个周六晚上长达5个小时的商议,我们决定。辞掉西安的客服,节省资金,我离职出来开始梳理公司业务,包括做商业策划书,老蒋工资比我高,在百度继续工作提供稳定资金流输入。
确定无误后,我们开始了严格的执行,我于11月离职腾讯,开始全身心投入我们创业计划,梳理业务,给公司做规划,拜访之前的客户,给老客户打电话回访,撰写商业策划书,维护和兼职之间的关系。老蒋则除了工作每天晚上都会开发我们的官方网站和平台,设计后台架构,以及为我们做资金储备。转眼到了过年,商业策划书,公司的各种业务也都梳理好了,最重要的一步就要开始了,找风投,招前端。
扬帆远航
2014年大年初八回到深圳后,开始为拉风投做最后的准备。当时联系了深创投,天使湾等一些机构投资商,在做好全部准备后,大概是2月底3月初,开始陆续的和一些投资机构见面,去的时候信心满满,认为我们这个项目肯定靠谱没问题。但没想到当头棒喝就是投资商告诉我们,机构投资种子项目的也有,但是现在更多是投2C的项目,比如手游等,而2B的成长期项目也会考虑,但至于我们这种2B的种子期项目,他们会持续跟进,实际说白了就是婉拒。
但是深创投这边的一位投资经理觉得我们的项目很不错,给我们又推荐了好几位潜在投资人。除了有互联网背景的投资人,我们还通过人脉关系见了一些老板,现在也都在接触。一路见风投下来,最大的心得是:你自己看好的项目,从投资人第三方的角度不一定看好,你自己看好的团队,在有限的了解时间内,投资人也不一定认同。尤其是机构投资的远见给了我很大感触,他们对未来的政策风险看的更透彻,最后一位深创投的投资经理告诉我,种子期的项目去找机构投资投的几率都不是特别大,他们一般的额度都在500万左右,更多是针对已经有一定用户规模的成长期企业去投。建议我们现在可以先找一些个人天使投资者,将种子期做起来,因为我们的盈利模式包括项目前景还是很不错,而且现在也能够盈利,最关键的是将我们规划的威客平台尽快的开发起来,成长到较稳定阶段,包括用户规模都很好估计,这个时候去和机构投资洽谈就会顺风顺水很多。
有了风投的建议,我们开始沉下心来思考,到底怎么解决资金问题,在哪些渠道商去找,以及如何规划公司的发展,最后得出两个方案:
1. 最迟4月底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前端开发合伙人,给予一定的期权和工资,把平台搭建起来,靠我们自己的一些资金去正常运作2个月后,开始找机构投资商去做A轮融资。
2. 近期着重找天使投资,在天涯等论坛找到一些对我们项目感兴趣的潜在投资人洽谈,融到资金,去招聘技术人员,组建公司进行平台搭建,2个月稳定后寻找投资商做A轮。
从目前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第一种方案,也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前端合伙人,短期内完成可能性不太大,主要是由于创业公司的薪水可能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并且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磨合都需要时间,一个合伙人不同于员工,合伙人是把公司的命运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我们共命运,但也不排除在深圳这个充满梦想的城市,能遇见那个可以为梦想共同奋斗的人。
第二种方案对于我们来说短板就是人脉,技术岗位工作环境决定了不像市场运维那样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客户,人脉上我们的劣势在找风投初期也较为明显。
所以当大家读到这里也许就明白,为什么我决定将我们一路发展的历程,通过我的第一视角,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尽量充实的展示出来,目的其实是希望这篇文章就像一篇商业策划书,让每一个有可能成为我们潜在投资人的朋友,每一个可能成为我们合伙人的朋友。都更加透彻的了解我们项目的发展历程,了解我的个人经历,了解我们怎样将这个项目从无到有的孵化出来,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一样。
这里面蕴藏了我们无数个夜晚的汗水,饱含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我们相信:行动,改变未来。而一路走来,我们也正不断用行动去践行我们的信念。
我相信读到这里,大家已经能够感受到我们心中的思绪。我们现在还在不断的奔波寻找投资,但困难重重;我们现在也在不断从茫茫人海中挖掘一个能和我们一起扬帆远航的合伙人。
或许你也曾经和我们一样,有着创业梦想;或许你也曾经在年轻时,为了一个梦想而奋不顾身;或许你也想投资一家未来能发展成为腾讯的创业公司。在这里,我非常真诚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无私的指点和帮助。不论你是谁,只要你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只要你了解移动互联网,只要你相信行动改变未来。我们随时张开双臂欢迎你的到来。
我在深圳,我是一个创业者,我相信:行动改变未来。
« 也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