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 在巴基斯坦感受中国制造

看过一点关于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书籍,饶有兴趣地将美国和日本对于管理学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比较。个人观点,美国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发展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营销、战略、投资、组织结构及组织行为研究、决策理论等方面建树颇丰,体现了该国创新、开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特色和大国气度。而日本,对于管理和经济学的贡献则主要专注于生产作业领域,尤其体现在作业领域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规模等方面。一些著名的管理思想,如作业现场“5S”定置管理、质量控制(QC)、零库存管理、以及严格按照使用寿命进行系统设计以降低成本、甚至在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有差别的质量控制等,都是与生产作业管理、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的。
  日本,弹丸之地,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恶劣的资源状况造就了他们节俭到骨子里的个性。我们熟知的便条纸来回使用、直至写满了每一个缝隙(或许有点夸张吧?)的习惯;以及那些车身很轻、耗油很低的汽车等,无一不体现了他们节俭的天性。当然,节约的副作用不小,比如,车身轻,操控性能及安全性就会降低;又比如,越到使用寿命后期,日本设备的使用价值、设备残值就明显不如欧美的东西。
  对于日本,我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厌恶。在生活和工作中,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性价比差别不是太显著,能不用日本货,就坚决不用。去年主持一个数百万美元的电厂设备招标时,基本不把日本供货商纳入考核范围,只要在其它国家或国内能找到性价比差别不很大的同类厂家。尽管我知道,日本的东西是值得信赖的。
  但对于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准和管理能力,我从来深怀敬意。相比我们大手大脚、粗放经营、奢侈浪费的作风,他们的危机意识无疑强得多,目光也长远得多,对子孙后代无疑也要负责任得多。
  有时,我担心,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将要面对着什么。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我真希望我只是杞人忧天。
  
  以前知道,日本制造的效率和能力是世界领先的。但到了巴基斯坦才知道,这种领先是巨大的、可怕的。
  在卡拉齐,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大约90%以上是日本的;大型运输及施工设备,除看到少量美国卡特彼勒产品和韩国产品,几乎清一色是日本设备;电器产品,虽然也有少量韩国货、中国货,但主要的还是日本的。
  询问过几位巴基斯坦朋友,了解日本产品与中国产品的价格差别,结果很沮丧。日本产品,基本比中国产品贵50%以上,即使是摩托车、电视机、计算机等我们认为质量已经大大改进的产品。
  有一位巴基斯坦朋友为了向我们证明日本产品确实好用,试着要我操作一下一台小型挖掘机。操控装置非常灵活、小巧、易于操作。我不是专业操作人员,但那确实是我当时的感受。
  中国制造已经得到极大发展,但要获得世界级声誉,路还很远。
  
  一个偶然事件,中国产品在现场出了极大的洋相。一位不负责任的采购人员从河南购买了两台制砖机(对不起,并非有意挑起对河南产品的争论,只是陈述事实),在调试阶段就故障不断。制造工艺粗糙、材质低劣、设备精度低,几乎没有投入正常使用就宣告报废。中间也要求几位巴方修理人员进行调试和维修,但他们进行了很短的尝试就放弃了。
  我们的一位巴方高级顾问也参观了调试和试生产过程。
  “Chinese products……”, 他没有说下去了。
  但我显然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了嘲讽和不信任。
  当时,我和几位主要管理人员很是愤然。有人甚至建议建一个陈列馆,把这两台破制砖机放在里面示众,以示耻辱。
  幸好,这只是偶然事件,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现场。东风自卸车、厦工装载车、高低压配电设备……
  无论是外表还是使用性能,这些产品但与那两台破制砖机差若云泥。
  终于,我看到了我们的巴方人员,包括那位高级顾问,竖起了他们的拇指。
  这是一个开始。良好的开始。
  

  

  相关连接: 

  中国制造业的尴尬现状

https://www.mgrcw.com/company/3093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